产品库

德国便携式食用油极性组分测定仪

产品信息
食用植物油极性组份的快速测定
(一)检测意义
食用植物油经高温加热和反复使用后可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在营养价值下降的同时还会产生某些毒性物质,如丙稀酰胺、多环芳烃、醛基和羰基物质等,这些物质的增加,可使油的物理极性增加,由此又将这些物质称为极性物质。油的不饱和度越高、油温越高、反复煎炸的次数越多、极性物质产生和增加的也就越多。当测量某一油品的极性物质较高时,即可判断其为劣质油品,可根据进一步调查确定其劣质的原因,如是否反复煎炸过,是否属于回收提炼仍未能将极性组份清除干净的地沟油等。
(二)方法特点
以往检测食用油极性组份的方法为传统的有机溶剂稀释提取-柱层析-称量法(详见GB/T5009.202-2003),检测时间大约需要5小时。采用极性组份测定仪,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准确性好、重现性高,除去油温加热时间,测定仅需约10秒钟,大大简化了传统方法,缩短了检测时间,是理想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
(三)卫生标准及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用煎炸油卫生管理办法》规定:煎炸食品时,油温Z高不得大于250℃,一般不得超过190℃。
ZG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GB7102.1-2003规定:食用植物油在煎炸过程中,其极性组份(TMP)值应≤27%。
注:除了食用煎炸油外,没有那个国家对食用植物油做出极性组分的规定。市售桶装或瓶装的植物油其极性组份值在10%左右,当检测出极性组份值大于15%时,就应该提高警惕或追踪溯源了。
(四)操作步骤
1、如果测量正在煎炸的油品,从油中取出油炸食物,等待1分钟,5分钟后测量;
2、如果测量的是常温环境中的油品,取约90ml放入样品杯中,将样品杯放入热水中(注意不要将水溅入样品杯)加热,当油温达到40℃以上时进行测量;
(五)其它:详见仪器使用说明书。
(六)参考数据(部分国家对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极性组分的控制指标)

国家


TMP极限值


国家


TMP极限值


德国


24


意大利


25


法国


25


芬兰


25


比利时


25


奥地利


27


西班牙


25


匈牙利


30%


葡萄牙


25


ZG


27

信息声明:本产品供应信息由仪器网为您整合,供应商为(云南帝格科技有限公司),内容包括 ( 德国便携式食用油极性组分测定仪)的品牌、型号、技术参数、详细介绍等;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 ( 德国便携式食用油极性组分测定仪)的信息,请直接联系供应商,给供应商留言!
供应商产品推荐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