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Y-28227 CST毛细管吸收时间实验仪
- 型号:MHY-28227
- 产地:北京
- 供应商:北京美华仪科技有限公司
- 供应商报价: 电议
- 标签:CST毛细管吸收时间实验仪,CST毛细管吸收时间实验仪价格,CST毛细管吸收时间实验仪厂家
1:CST毛细管吸收时间实验仪 型号:MHY-28227
产品简介:
CST毛细管吸收时间实验仪测定各种试液与页岩粉配成的浆液渗过特制滤纸一定距离所需的时间,此值称为CST值。它的大小与液体的性质,胶体的分散性等因素有关,可用于判定泥页岩在水中的胶态分散程度。CST值越小YZ效果越好。
产品特点:
1.小的页岩水化效应;
2.小的胶体分散;
3.低的页岩活性;
CST毛细管吸收时间实验仪于1970年起已被国外广泛应用,它可用于多个领域,如污水处理(快速测试污泥过滤特性和状态)、油田化学处理剂测试和研究(评价泥浆YZ分散性能力、钻井液的防膨胀能力、钻井液的YZ水化分散能力、优化入井工作液配方,如处理剂种类、用量及配比等,也可作为分析、评价页岩分类的新方法)。
2:智能双通道开关量记录仪/双通道开关量记录仪 型号:MHY-28226
MHY-28226系列开关量记录仪,采用先进的微电脑芯片及技术,对现场开关量信号、电平信号进行测量显示、存储及通讯,可以采用128*64宽温液晶显示或4排LED数码管显示。(用液晶显示请书面说明)
MHY-28226系列开关量仪表具有多路开关量输入,并能根据系统时间把开关量的闭合、断开时间记录下来。用来记录设备的开关次数与开关时间,通过按键浏览记录数据。每路开关量可以记录3万组数据,数据包含开关量动作的时间(年月日)、状态,数据记录采用先进先出循环记录方式。仪表内置硬件时钟,停电不影响时钟运行。
MHY-28226记录仪可根据客户要求做成脉冲信号,TTL电平信号输入的记录仪,可带RS232或RS485的通讯接口与PLC,计算机等现场工业设备连接构成工业测控系统。仪表内部带有可充电电池供时钟运行,仪表长期不使用时建议每六个月通电24小时使电池充电。
二、主要技术指标
1·输入信号:无源开关量接点,脉冲信号,TTL电平等
2·显示方式:宽温蓝屏白字高亮LCD显示屏。
3·记录数据容量:带U盘30000条, 不带U盘 950条。
4·报警输出:仪表可以带多达16个继电器报警输出,220V/3A。(订货说明)
5·通讯输出:隔离通讯接口RS485(标准Modbus-RTU通讯协议)
波特率1200~9600bps内部自由设定
6·工作环境:温度0~50℃ 湿度<85%RH
7·电 源:开关电源 85~265VAC或DC24V 功耗<4W
8·外形尺寸:160×80×120mm(盘装横式) 80×160×120mm(盘装竖式)320×120×270mm(台式)
可带串行通讯接口,可与各种带串行接口的设备进行双向通讯,组成网络控制系统。具备多种标准外形尺寸,能适用各种测量控制场合。整机采用卡入式结构,安装十分简便。
可以配USB接口,用户使用U盘将数据导出到U盘中,使用Excle表格可以打开。
3:矿用五合一多参数气体检测报警仪 型号:MHY-28225
同时检测并显示甲烷(CH4)、一氧化碳(CO)、氧气(O2)、硫化氢(H2S) 二氧化碳(CO2)气体浓度
技术指标:
MHY-28225测量原理
催化燃烧式传感器(CH4)
电化学传感器(CO、O2、H2S)
红外传感器(CO2)
定货型号 CD5
测量气体 甲烷(CH4)
氧气(O2)、硫化氢(H2S)
二氧化碳(CO2) 一氧化碳(CO)
测量方式 扩散式测量方法
测量范围 CH4:0-4.00%CH4 、O2:0-30.0%VOL
CO:0-1000ppm 、H2S:0-100ppm CO2: 0-4.00% CO2
报警点设置 全量程范围可调节
显示功能 电池电量 时间日期显示
防护等级 IP65
显示与声光报警 高亮度OLED显示,报警声级80dB
分辨率 CH4:0.01%CH4、O2:0.1% O2
CO:1ppm、H2S:1ppm
CO2: 0.01%CO2
全充电连续工作时间 大于15小时
电源 3.7V可充电锰酸锂电池
环境温度/湿度 -20~50℃/≤98 %
尺寸/重量 125(L)×65(W)×35(H)mm/300g
防爆型式 ibdI(150℃) 防震抗静电ABS机壳
功能 温湿度显示,联机通讯功能.数据存
储.时间变化量绘图及联机打印功
能。
标准配置 主机、充电器、说明书、合格证
自动调零及校准、汉字菜单操作、声、光、振动报警提示
MHY-28225产品适用场所:煤矿井下、冶金、炼焦、石化化工、市政、燃气、环境监测、坑道作业等多种场所现场检测。可与卓安系列外置吸气泵配合使用实现坑道内或人员无法到达场所的气体浓度测量。
测量小知识:
OLED显示技术:集中了数码LED显示和液晶LCD显示技术的优点,同时克服了两者的缺点,具有低耗电、主动发光、耐温范围宽广、无视角问题等特点,是未来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
温馨提示:以上产品资料和图片全都是按照顺序相对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