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与病毒性疾病、老年性疾病并称为现代医学的三大挑战,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LX果亦不尽人意。而肿瘤模型,作为实验假说和临床假说的实验基础,可为研究恶性肿瘤的病因学、发展过程和ZL提供特有的条件。在各类动物中,由于小鼠已有明确定型的各种遗传品系,对肿瘤有易感性以及成本较低,因而在肿瘤研究方面较为常用。小鼠肿瘤模型按照建立的方法及研究目的可分为:(
1)基因修饰小鼠肿瘤模型;(
2)自发和诱发小鼠肿瘤模型;(
3)移植小鼠肿瘤模型。
- 基因修饰小鼠肿瘤模型
- DNA与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的同源序列之间发生重组,使之整合到预定位点上,并替代原有基因,从而改变细胞遗传性的方法。基因修饰已成为研究目标基因与肿瘤发SF展关系Z重要的手段之一。
- TALEN与CRISPR/Cas9基因导入和敲除技术的引入,基因修饰已成为实验室必备常规技术,为基因功能的研究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
-
- 自发和诱发小鼠肿瘤模型
- 自发性小鼠肿瘤模型是指小鼠未经任何有意识的人工处理,在自然情况下产生肿瘤。由于它们是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肿瘤,其发病特征和人类肿瘤很相似,对研究人类肿瘤有很高的价值,但由于这类模型的建立所需时间很长,来源较困难,不可能大量获得,故在实验中应用的很少。诱发性小鼠模型,因为其目的性强,可操控性好,常用于化合物的致癌性研究。
- 移植小鼠肿瘤模型
- 同种移植性小鼠肿瘤模型和异种移植性肿瘤模型。将可移植性肿瘤细胞移植于同系或同种动物称为同种移植。因其建立模型周期短,重复性好,移植的肿瘤细胞生物特性较稳定,故成为国内外常用的肿瘤动物模型复制方法之一。异种移植性肿瘤模型指将人体或其他种属的动物肿瘤移植到另一种属动物身上使其存活并生长。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应选择不同部位移植肿瘤,常用的体内模型部位包括:背侧皮下,爪垫皮下,肌肉内,腹腔内,肾包膜皮下,睾丸包膜皮下,耳廓皮下,视网膜内界膜,尾部移植及肝内等。若用于原发部位肿瘤研究,如前列腺癌,则需移植肿瘤细胞于小鼠前列腺体中。小鼠异种移植性肿瘤模型成为研究人类肿瘤基因Z为常用的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