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建设原则
1)
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统筹规划、有序推进
结合《水务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水务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要求,从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全局和长期利益出发,加强领导,协调相关各方共同参与,在宏观上做好统筹规划,按步骤、分阶段有序推进信息化建设。
2)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需求引导、ZD先建
加强与基层排水运行管理相关单位的沟通交流,深挖各业务部门具体需求,结合武汉市防洪排涝特点,把握关键环节,ZD围绕排水智慧调度、泵站自动化改造、维修养护长效管理机制等需求,有侧重地开展工作。
3)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统一标准、资源共享
遵循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规范,制定全市统一的排涝信息化标准体系,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整合已建立的各类信息资源与研究成果,全面推进信息资源整合建设,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切实提升信息化支撑能力。
4)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先进实用、GX安全
建立完整的安全体系,通过采用容灾备份的措施,保障数据安全和系统安全;采用当今较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并严格进行测试和管理,保证系统的不间断运行、在线故障修复和在线系统升级。同时,将其安全性放在首位,当其它需求与安全需求冲突时,优先考虑安全。
5)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兼容扩展、易于使用
系统结构稳定,易于升级、扩展,保持持续发展。应用系统要充分考虑与未来电子政务标准兼容及可扩充性。系统力求操作简便,界面统一。
6)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建管并重,强化运维
信息化工程建设,管理需要同步跟上,在建设的同时兼顾考虑运行维护需求,健全信息系统的运行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