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库

赛特蓄电池BT-12M7.0AT/12V7AH安防应急电

产品信息
品牌 其他品牌 货号 1265
规格 12V7AH 供货周期 现货
主要用途 精密仪器 医疗设备 通讯基站 通信电源 后备电源 应急电 安防 发电厂 炼钢厂 应用领域 地矿,能源,电子/电气/通讯/半导体,铁路/船舶/交通,电池/电源

赛特蓄电池BT-12M7.0AT/12V7AH安防应急电

赛特蓄电池电源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研发和生产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企业之一。 公司创建于1997年,座落在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占地总面积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多平方米。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现有资产7000万元元,年产值达1.5亿元以上。

试验目的
  环境温度对启动用铅酸蓄电池额定储备容量试验结果的影响,以探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容量的变化情况。
  试验依据
  GB5008.1-1991《起动用铅酸蓄电池技术条件》
  GB/T5008.2-1991《起动用铅酸电池产品品种和规格》
  试验设备及试剂
  1.BTS-DCH蓄电池电气测试系统,电压精度1%,电流0.5%,时间±0.5s,河北科技大学研制
  2.BTS-M蓄电池自动测试系统,电压精度1%,电流0.5%,时间±0.5s,河北科技大学研制
  3.恒温水浴控温精度±1℃
  4.水银温度计量程0~50℃分度值1℃精度0.5℃
  5.低温试验箱子量程-30℃~室温精度1℃
  6.电解液1.285g/cm3(25℃)
  以上试验设备,试剂均已达到或超过标准要求,目的是尽量减少因试验条件造成的系统误差。
  试验样品
  0#6-QA-120Ah
  2#6-QA-10h
  试验步骤
  依据GB5008.1标准,起动用铅酸蓄电池的容量试验应先进行启动试验,蓄电池和电解液在25±5℃的室内至少12h进行温度处理,使之与室温一致,然后将电解液注入电池,静置20min,使极板与电解液充分接触反应,然后以Is电流放电150s,蓄电池端电压的值应不小于GB/T5008.2-1991标准规定的要求。
  进行过起动试验的蓄电池,再进行额定储备容量。对容量试验的条件,GB5008.1标准规定“整个试验期间蓄电池均放置在温度25±2℃的水浴中”,由此可见,标准对于试验温度的要求25±2℃范围较为精确,并且规定了电池、水浴之间的距离,使之在反应过程中不会相互影响。
  标准为什么规定了±2℃的要求,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主题。储备容量试验先进行充电,在蓄电池充满电后,静置0.5h后再进行2定电流放电,以放电时间考核其容量。标准要求在充放电过程电池均须置于恒温水浴中。在试验过程中发现,这样规定完全必要:,只有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的试验结果才具有可比性,可重复性;第二,在充电过程中,蓄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吸收能量的过程,蓄电池放出大量的热。笔者在32℃的环境测试其中间单体的温度甚至超过了65℃,过快的化学反应对电池的使用寿命造成了损害;第三,在放电过程中,蓄电池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是放出能量,蓄电池要从环境中吸热,蓄电池体温下降,为避免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有恒温水浴向蓄电池补充热能使其温度恒定。
  容量试验之充电试验按照GB5008.1推荐的恒压充电进行:12V蓄电池以16.00V电压充电16h,电流限制到5I20,在充电结束1h内在电解液温度与水浴温度到时进行放电试验,以2电流放电到12V蓄电池端电压10.50±0.05V时,记录放电持续时间1(min)。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两只不同规格电池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容量均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容量随温度变化呈现出成近似正比变化,温度越高则容量越高,温度越低则容量越低。从图中还可以看出电池容量越大,则其受温度影响的程度越低。笔者分析,蓄电池的化学反应受温度影响变化明显,温度越高,化学反应越活泼,吸收的电能越多;反之,吸收的电能越少。这就是蓄电池在冬季难以启动,在夏季较易启动的原因。
  质检部门的定期监督检验及涉案件检验,务求检测数据准确无误。根据本次试验结果,证明在相关实验与环境温度相关时,务必使试验温度保持在标准要求的范围内,才能减少系统误差,得出精确数据,真实反映产

型号

额定电压( V )

额定容量( AH )

外形尺寸(mm)

参考重量
( kg )

端子

总高

形式

BT-4M4.0AC

4

4.0

47

47

102

106

0.47

F0

BT-6M1.3AC

6

1.3

98

24

52

58

0.29

F0

BT-6M2.8AC

6

2.8

66

34

98

102

0.57

F0

BT-6M3.2AC

6

3.2

126

34

61

65

0.61

F0

BT-6M4.0AC

6

4.0

70

47

100

104

0.68

F1/F2

BT-6M4.C

6

4.5

70

47

100

104

0.74

F1/F2

BT-6M5.0AT

6

5.0

170

35

70

75

0.85

F3

BT-6M7.0AC

6

7.0

151

35

94

98

1.04

F1/F2

BT-6M10AC

6

10

151

50

93

98

1.60

F1/F2

BT-6M12AC

6

12

151

50

93

98

1.75

F1/F2

BT-12M0.8AC

12

0.8

97

25

63

63

0.36

引线

BT-12M1.3AT

12

1.3

97

44

52

58

0.55

F0

BT-12M2.2AT

12

2.2

178

35

61

66

0.92

F0

BT-12M2.3AC

12

2.3

71

48

99

103

0.73

F0

BT-12M2.8AC

12

2.8

71

48

99

103

0.86

F0

BT-12M3.3AT

12

3.3

135

68

62

67

1.32

F0

BT-12M3.6AT

12

3.6

135

68

62

67

1.40

F0

BT-12M4.0AC

12

4.0

90

70

101

107

1.42

F1/F2

BT-12M4.C

12

4.5

90

70

101

107

1.44

F1/F2

BT-12M5.0AC

12

5.0

140

47

101

107

1.55

F1/F2

BT-12M7.0AT

12

7.0

151

66

95

100

2.11

F1/F2

BT-12M7.C

12

7.5

151

66

95

100

2.27

F1/F2

BT-12M8.0AC

12

8.0

151

66

95

100

2.40

F1/F2

BT-12M8.C

12

8.5

151

66

95

100

2.55

F1/F2

BT-12M10AC

12

10

151

98

95

99

3.17

F1/F2

BT-12M12AC

12

12

151

98

95

99

3.40

F1/F2

BT-12M14AC

12

14

151

98

95

99

3.75

F1/F2

BT-12M17AC

12

17

181

77

167

167

5.15

F6/F38

BT-12M22AC

12

22

181

78

175

175

6.04

F26

BT-12M24AT(W)

12

24

174

166

126

126

7.65

F7/F40

BT-12M24AT(L)

12

24

165

126

174

174

7.62

F6/F38

BT-12M33AC

12

33

197

131

154

165

10.3

F8/F20

 

赛特蓄电池BT-12M7.0AT/12V7AH安防应急电

 梯次电池的筛选即使非常严格,也难以保证电池的一致性,即使一致性的电池装配在一起,几十个充放电循环后仍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一致性会越来越差,明显表现为电池间的电压差逐渐拉大,有效充放电时间越来越短。大量检测数据发现,一致性变差的电池组具有如下特点:
  
  ①单元电池的电压呈现明显高低错落、不规则分布;
  
  ②单元电池的剩余容量大小呈现不规则离散型分布;
  
  ③单元电池的内阻大小同样呈现不规则离散型分布。
  
  通过对检测数据的进一步统计发现,造成电池失衡的杀手,一是电池的温度差异,电池组的安装通常都比较密集,每个部位的电池温度都不相同,影响电池的一致性发挥,加速电池间差异;二是剧烈充放电,加速电池间差异的扩大;
  
  储能电池组的容量都非常大,以标称500Ah电池组为例,假设电池的容量和Z小容量的差异是50Ah,其他电池间的差异在5至10Ah不等,则系统的有效放电容量为450Ah(暂定其编号为D电池,下同),假设放电电流50A,则理论放电时间约为9h。超过这一时间,D电池将达到放电截止电压,进入过放电状态,如果继续放电,将严重伤害D电池,其有效容量将急剧减少,从而进一步降低电池组的有效容量。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放电倍率的问题,容量电池的放电倍率是0.1C,D电池的放电倍率0.11C,其他电池的放电倍率则处于0.1C~0.11C之间,放电倍率的不同,使每块电池的衰减程度就不同,这将导致电池的差异和一致性逐渐扩大,并且呈加速趋势。同样,充电期间,按0.1C倍率充电,D电池的充电倍率达到0.11C,处于,先达到充电限制电压,继续充电将进入过充电状态,对D电池造成进一步的损坏,其他电池充电倍率则为0.1C~0.11C之间,充电倍率的不同将加剧电池的差异和一致性扩大,并且呈加速趋势。这样的电池组,经反复充放电,将导致有效容量越来越小,有效放电时间越来越短。大容量储能电池组还有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热失控风险问题,对于本电池组,如果不能进行有效防控,D电池将可能成为电池组充放电过程中温度的一块电池,极易发生热失控故障,轻则电池彻底报废,甚至引起电池组故障,重则可能会发生更加严重的连带问题,不敢想象。如果电池组在运行期间能维持每一块电池都不发生过充电和过放电,那么电池组的有效容量和放电时间就能得到保证,始终处于自然衰减状态,由此可见,电池均衡对于电池组的正常安全运行是多么的至关重要。
  
  对于本例中的D电池,如果能将其放电电流自动降至50A以下,如47~48A,不足的2~3A电流自动由其他容量大的电池提供,那么总体放电时间就可以超过9h,与其他电池共同到达放电终点,并且不会发生过放电;同样,如果能将其充电电流自动降至50A以下,如47~48A,剩余的2~3A电流自动转移到其他容量大的电池,自动提高大容量电池的充电电流,与其他电池共同到达充电限制电压,就不会发生过放电。由此可见,均衡电流必须要达到以上方可满足要求,特别是在充放电末期,从均衡原理上,只有转移式电池均衡器才可能胜任。
  
  目前有效的电池均衡技术进展很不平衡,特别是在均衡电流和均衡效率上,尽管有些方案已经采用了同步整流技术,但均衡电流多局限在以内,连续均衡电流只有1~3A,满足不了需要。由于必须支持双向均衡,电流转换效率通常也不高,较大均衡电流下的自身发热问题仍比较突出,还有一个重要障碍就是设备成本,由于多数采用了同步整流芯片,成本增加不少。

信息声明:本产品供应信息由仪器网为您整合,供应商为(北京菲特斯科技有限公司),内容包括 (赛特蓄电池BT-12M7.0AT/12V7AH安防应急电)的品牌、型号、技术参数、详细介绍等;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 (赛特蓄电池BT-12M7.0AT/12V7AH安防应急电)的信息,请直接联系供应商,给供应商留言!
供应商产品推荐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